云山凝云霞,溪水碧盈盈
5月23日
记者走进青山桥镇心田村
看见康庭中药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蔡永恒夫妻
正带领8位贫困户在为薄荷种植基地除草整理
“你看,薄荷绿油油,枝繁叶茂,长势特别好,品质也很高!估计是个大丰收!”蔡永恒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以贫困户为单元,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当地提供中药材种植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助推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中药材种植产业链,奏响了中药材种植脱贫致富曲。
产业扶贫有新招
青山桥镇心田村位宁乡市西部偏远山区,山高林密,坡陡路烂,贫穷落后。蔡永恒家三代从医,虽较一般人家宽裕,但也颇为窘境。年轻时的蔡永恒在镇卫生院上班,无衣食之忧。但他不甘于现实,成为一个敢吃螃蟹的人。2003年,他毅然决然南下广东打工。
岁月如梭,转眼十二年过去了,勤劳勇敢、善于拼搏的蔡永恒已在广东中药材行业取得一定的影响力,事业蒸蒸日上。2015年,从广东回归故里,看到家乡依然贫穷落后,贫困户因无产业发展,无所事事,而村里青壮人外出务工导致田地荒废,杂草丛生,甚至长出杂树和小竹子,无人打理,蔡永恒颇为疼惜。农村人以田地为本岂可让良田荒废?
扶贫治本之策是要激活内生动力。“贫困的症结在于缺乏知识、技能、信心和斗志,给钱送物虽然见效快,但没有贫困主体的积极参与,只会富一时。要改变贫困户心中‘靠在墙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思想,必须发展产业。让贫困户实实在在得到收益,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不等不靠,苦干实干,提升群众的满意度,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才能实现彻底脱贫。”蔡永恒告诉记者,村里面的土地比较贫瘠、山林比较陡峭,所以这边发展常规的农业生产,是没有优势的;发展传统农业,也是不可行的。蔡永恒坚信,心田村的环境很美,如果它的整体缺陷能够利用好,恰恰会转化为发展的优势。
2016年,蔡永恒2016年开始着手种植中药材。由于一直经商,疏于农业,他拉上女儿帮忙,请教多年中药种植的老师傅,向专家及其他合作社学习经验。先把部份荒废的土地开垦出来,种了容易成活的艾叶,收益颇丰。蔡永恒立马投资二十余万元,在镇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下,正式成立了康庭中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以租赁的方式承包了20余亩种植玉竹等中药材,同时,免费提供种子、肥料、种殖,上门指导技术。带动村里建档贫困户26户72人种植黑豆,玉竹等神方痛康达47亩,其中黑豆收入比较突出亩产平均达到中上水平,为每户创收近4000元左右。
“让贫困户种植东西容易,但重要的是要有市场,如果种出来了卖不出去,那也发展不起来。”利用自己长期在外的经验和人脉积累,蔡永恒引进了湖南然润堂中药有限公司作为固定的收购方。市场有了保障,蔡永恒的信心更足了。2018年,蔡永恒与32户贫困种植户签订产销协议。
在药材生产经营上,蔡永恒大胆研究新技术,引进新品种,积极探索药材种植高效新模式,解决贫困群众劳动力就业问题。他陆续引种过玉竹、黑豆、薄荷、吴茱萸、紫苏、浙贝母等特色中药材进行规模种植,输出到全国各地,成为当地种植特色中药材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药香飘满脱贫路
“在中药种植基地做事好呢。蔡总从不拖欠工资,做一天算一天工资,我们都抢着来干活!”虽太阳高照,天气炎热,来自心田村平田组54岁的贫困户闵小初正挥汗如雨地除草,脸上却笑得像花儿一样灿烂。他告诉记者,家里荒废多年的6亩山地,现在种上了玉竹、薄荷,种子、肥料、技术治虫等都是蔡永恒免费提供,并上门回收,不需要一分钱成本。2018年种植就纯收入达5000多元,空闲时就到中药材种植基地打点临工,加上养了30多猪,种了4亩水稻,年收入达到近3万元。 今年准备再种2亩黑豆,又可再增加收入。闵小初相告,爱人是智障二级残疾人,他患糖尿病、高压血,不能干重活,更不能外出打工,年收入达3万元,这是以前想都不能想的事。
“蔡总人很爽快,待我们又好,在基地干活开心。”贫困户张辉红告诉记者,去年在基地做事就赚了3000多千元,今年她也开始种植中药材了。
据悉,为了带动身边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蔡永恒在自己的基地里培育种苗,给愿意刚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及村民,指导他们种植,通过带动户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种植,实现共同致富。今年,又有12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
蔡永恒告诉记者,将来,将要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种植基地,采取“六统一”管理措施:统一开沟、统一施肥、统一栽植、统一浇水、统一管理,统一推广种植技术。禁止施用剧毒农药,积极宣传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实现集中连片种植,提高集约化程度。
“中药材种植在心田村,越来越欢迎了。刚刚还有贫困户打电话来想种植呢。”该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志纯告诉记者,康庭中药专业种植合作社在产业扶贫有力度,贫困户受益颇多。目前,在镇村的大力支持下,蔡永恒正以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抓好中药材扶贫产业开发作为增强贫困群众“造血”能力的主要抓手,突出扶贫产业区域化布局规划和合作化发展,聚力贫困群众“抱团”脱贫,全力助推该村贫困群众脱贫摘帽。
“带着贫困户干,帮助贫困户销,实现贫困户富,相信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技术的提升,康庭中药专业种植合作社的扶贫之路也会越走越宽。”对于未来发展,蔡永恒信心满满。
记者丨段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