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以及民国时期,各种奇人奇事不少。但是有这样一个人,他一生参加过清军、北洋军、国民党、八路军,建国后还授予了中校军衔。
他就是蒋维平。
(1)携药品参加八路军
蒋维平1878年生人,年轻的时候先后在李鸿章、袁世凯和段祺瑞的手下担任军官,最高官至团长。当时的军队,吃空饷、贪污钱粮是常有的事。
但是蒋维平没有这样做,他本就是农民出身,家里早先也很穷,明白军饷对一个士兵的重要性。段祺瑞倒台后,他干脆离开了军队,回到家乡行医。
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身于救亡运动。1938年,著名的王震将军率领八路军359旅路过了他的家乡。他之前没有见过八路军,只知道是以前的红军,是为穷苦人打天下的,也是决心抗日的。
这次亲眼见到了八路军,看到他们对老百姓不仅秋毫无犯,还热心帮助一些百姓做家务。这和他以前参加的军队都不一样,这让他仿佛看到了希望。
回家后他当着全家人的面,毅然决然地宣布加入八路军,携儿子及开药店的全部药品跟随党的队伍,那年他已经满60岁了。
蒋维平和儿子经过一天的跋涉,终于找到了八路军的队伍。对当时的八路军而言,最缺的就是医务人员和药品了,蒋维平的这一举动,无异于雪中送炭。
战士们对于老乡前来投军,非常开心,热情地欢迎他们。一开始还以为这个老人是送子参军,在得知他的来意后,众人很是吃惊。
对于这样一位花甲之年的老人来参军,这让当时的一位队长很为难,部队需要经常来往各地,这样的老人家怎么吃得消。
不过蒋维平不甘心,他称自己从医多年,可以在军队中担任军医,能帮助队伍减少伤亡。在请示上级领导后,同意了蒋维平加入队伍,并让他担任359旅制药厂厂长。
359旅是八路军主力作战部队,需要辗转各地,平时任务多,伤亡也多。蒋维平虽然已经花甲之年,但他的身子骨非常硬朗,完全能够跟得上部队行军。
他平时不仅要救治伤员,还要采集草药,制作药品。因为当时的条件下,根本没有充足的药品,部队士兵多,消耗得自然也快。
他充分发挥自己多年来的行医经验,带着士兵们经常起早贪黑地外出寻找草药,走遍了深山老林,采集药材,为八路军将士们配置了无数药材,极大地缓解了八路军中药品的紧张。
将士们看到蒋维平年纪这么大还这么辛苦,不免自叹不如,所以他们也变得更加勤劳起来,这在无形中提升了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1947年石家庄战役中,他担任副院长一职,率领医务人员救治了大批的受伤官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对从前线撤退回国的受伤将士,他不仅安抚他们的情绪,与他们聊天,还治好了他们的疾病。
(2)开荒种地缓解部队危机
1942年,由于自然灾害和日军封锁,陕北根据地部队和人民的生活都很艰苦。蒋维平响应毛主席号召,跟随359旅进入南泥湾展开生产自救。
他被任命为359旅719团农场场长,他之前在家做过农民,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在垦荒中,他以身作则,不怕辛苦,指导其他小战士进行开垦荒地。
蒋维平对待垦荒非常上心,认真选择开垦地,寻找灌溉水源。细心指导每一位战士如何垦荒、如何施肥。
在他的精心管理下,他所在的农场开荒四百多亩,不仅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还向部队上交公粮2.88万公斤,为根据地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蒋维平也被评为359旅劳动英雄和陕甘宁边区模范工作者。还受到了毛主席的嘉奖。
他不仅在农场垦荒,还开展其他副业,例如木材加工、烧炭等,为农场实现了多元的生产模式。
(3)不刮胡子引重视
蒋维平在医学上有很大的贡献,救死扶伤,研制新药,大大缓解我军药品紧张的状况。在当时物资困乏的状况下,我军很多受伤的战士,就是因为缺少药物治疗,最终因病去世。而蒋维平在医学上的研究,等于救了很多人的性命。在战场上杀伤敌人是功劳,在后方救助伤员也是极大的功劳。
所以在1955年,国家对立功的将士们授予军衔,而这其中就有蒋维平。此时的蒋维平已经77岁高龄了,参加革命也已经17年了。对于蒋维平参加授衔,大家都没有意见,他的贡献都有目共睹。
可是当时出现了一个问题,授衔的场合非常庄重,对参与授衔的将领要求也比较高。他们需要保持端庄得体的仪表,对衣着服装也有要求,另外胡子也是要刮掉的。
这就让蒋维平有些犯难了,他这一生最爱自己的胡须。到现在已经变得很长,如果剪掉了他心里确实不太好受。所以他略显不好意思地和礼仪方面的工作人员商量这个问题,问能否不剪去胡须。
工作人员把这个消息逐级上报,最终毛主席也知道了这件事。得知情况后毛主席微微一笑,表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理解老人家的这点想法,给予蒋维平以特权,不用刮胡子!
蒋维平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个请求竟会引起毛主席的重视,还同意了,这让他既震惊又感谢。因此,这才有了蒋维平留着长胡须参加授衔仪式,开怀大笑的场景。
在战争年代,不仅有那些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士兵,也有在后方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像蒋维平这样的医务人员很多很多,他们都值得我们尊敬!
正如去年新冠疫情肆虐,成千上万的医务工作者挺身而出,奋战疫情一线。钟南山院士也是七十多岁了,这样的人,怀着对国家的热爱,当祖国需要时,不顾一切,坚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