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园小学建立集团近日成立。至此,浦东新区教育集团增至28个。这也意味着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集团化办学覆盖率已达到85%以上。
竹园小学教育集团由竹园小学担任牵头校,其它7位成员分别是:东波小学、沪新小学、莱阳小学、临沂二村小学、南码头小学、浦三路小学和唐镇小学。
竹园小学在浦东声名赫赫,学校先后荣获浦东新区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浦东新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浦东新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竹园小学创办于1852年,秉承“责任与服务”的教育理念,努力创建以小学作文为品牌的特色教育,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逐渐发展成为一所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优质品牌学校。
“从一所学校,到一个集团,今天无论是对于竹园小学而言,还是对于集团成员校而言,都是一个新的发展起点,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特级校长娄华英身兼竹园小学校长和唐镇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如今又多了一重身份:浦东新区竹园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
娄华英从教29年,曾服务于西双版纳等地,创先提出开设“神方痛康探究课程”。
“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们早日在家门口读上好学校?”她认为,要一改往日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彻底清除“重教轻学”,取而代之的则是师生彼此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对于学生的教育,她从来不以追求高分为唯一目标,而是构建了“四个课堂”,即道德的课堂、生活的课堂、对话的课堂和探究的课堂。在多次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中,学校满意度都为优。
娄华英表示,竹园小学教育集团将在尊重和认可各校独特文化和办学追求的基础上,商讨集团共有的价值观体系,建构清晰的发展愿景和明确的发展规划,推进集团化办学实践,通过均衡化的师资建设,推动优质教师资源的共建共享,激发师生干事创业的激情与动力。
“期待我们的竹园小学教育集团,成为一个有凝聚力的优质办学共同体。”南码头小学校长华慧道出了师生的期待:在竹园小学教育集团实现共同成长。
浦东新区教育局副局长陈斌透露,浦东已制订了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创建评审方案。
“量的增加是基础,关键还是质的提升。”陈斌希望竹园小学教育集团的8所成员学校打破资源壁垒,实现共同成长,争创区紧密型、市示范性教育集团。
浦东新区竹园小学教育集团成员校(8所)
竹园小学(牵头校)
学校创办于1852年,1991年迁入竹园新村,改名为竹园小学。至2020年9月,学校已发展为一所张杨、沪东和龙阳三个校区、94个教学班3854名学生、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优质学校。
东波小学
学校创办于1999年9月,有沪东和胡家街两个校区。学校目前是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学见习基地,上海师范大学教育部国家级课题“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基地。
沪新小学
原名沪东造船厂职工子弟学校,始建于 1957 年。2000年学校搬迁至兰城路290号新校舍,更为现名。学校以“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为办学理念,确立了“教学质量上乘、办学特色鲜明、育人环境宜人、管理有序和谐、师生个性相长”的办学目标,以及“艺体兼备,科普见长,身心和谐”的学生发展目标。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创建了体育(羽毛球和毽球)、科技(机器人项目)和艺术(戏剧)教育特色。学校还是浦东新区文明单位、素质教育实验校、新优质学校创建单位。
莱阳小学
学校创办于1993年,校内绿树成荫,环境优雅。学校秉承“友爱求乐,知行求实,体验求新”的办学思想,以科技、语言文字、网球特色为抓手,坚持育人为本、在传承中创新、发展,致力让每一个孩子得到锻炼,让每一位教师施展才华,让每一个家长收获希望。学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科技特色学校、上海市红旗大队、上海少年科学院校级分院、浦东新区民族文化民间文学培训基地学校、浦东新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浦东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
临沂二村小学
学校毗邻世博园区,建于1988年,校园环境优美,硬件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年轻而又充满活力。学校精心营造“礼仪伴成长,儒雅行天下”的校园文化,遵循“为学生创造幸福成长的空间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的办学理念,以 “知书达理、爱己达人、多元发展、整体提高”为育人目标,使每个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
南码头小学
学校建校于1917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厚实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目前有东三、三舒两个校区。学校在传承原有文化的基础上,以“启迪多元智慧,成就孩子未来”为办学理念,以“规范、创新”为校训,培养具有“诚实守信、智慧灵动、自省自律”的优良品质及“乐学习、善交往、会选择”的好少年。学校建构了具有南小特色的课程框架,以多元课程启迪多元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努力追求“精致校园、精细管理、精准课堂、精心育人、精品文化”的办学格局。
浦三路小学
唐镇小学
学校前身为陈家公学,创建于1868年,校园绿化覆盖率达到35%,是上海市花园单位。近年来,学校换新颜,在区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美誉度。这一切都源自于达义人的三个“坚持”:坚持发扬“敢为改革先,勇做探路人”的学校精神;坚持创建“唐镇老百姓满意的家门口优质化学校”的发展目标;坚持实施“建构知行达义课程、实施深度学习方式”的教学主张。